汝州德盛吉利汽车

综合评分:

时效评分:

  • 主营: 吉利汽车
  • 电话:400-890-8028转4324
  • 地址:

    汝南高速路口南100米龙瑞汽车城院内 查看地图

下载地址到手机

吉利崛起的真相 只是机缘巧合吗!

类别:优惠信息时间:2017-06-25 18:34:18

去年年底,在吉利控股集团创业30周年庆典晚会上,吉利汽车集团正式发布了“吉利汽车20200战略”:到2020年,吉利汽车集团将实现年产销200万辆目标,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同时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回想30年前,吉利还只是一个生产冰箱零部件的小企业,李书福也只是一个台州农村走出来的穷学生。而今天,吉利已经以“中国自主品牌”的资格和自主创新的姿态,登上了国际汽车工业的舞台,成为民族企业的骄傲。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吉利的今天,又到底是什么让吉利对自己的明天如此自信,本文笔者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吉利崛起的背后。

一、快速成长的吉利

1、整体表现:近两年增势迅猛

2006-2013年,吉利汽车销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同比增幅波动较大,且低于行业整体水平(2012年除外)。2014年,吉利调整品牌战略,三大子品牌整合成一个吉利,相应的产品线以及渠道都进行了整合,由于战略的过渡导致当年吉利汽车销量骤减22.5%。但之后的两年时间吉利奋起直追,销量大幅提升,且增速远远高于整体水平。

2、销量结构:轿车、SUV两条腿走路

从吉利在各细分市场的表现看,除了目前尚未涉足MPV市场,吉利在轿车和SUV领域的发展相对较为均衡。紧凑型轿车占比48.5%,SUV由于进入稍晚,目前占比29.1%。 从具体车型看,吉利近两年开发的车型爆款率极高,16年推出的四款新车目前均已月销过万,而博 瑞也在B级车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3、乘用车市场排名:吉利已稳居前十

吉利汽车2016的排名整体处于上升的趋势,但过程比较艰辛,上半年吉利一直在十名外徘徊,6月首次进入前十,7月跌出榜单,从8月开始在TOP10榜单上站稳脚跟。

4、业绩表现: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由下表中数据明显可见,除2014年销量大幅下滑导致各指标相应下跌外,吉利汽车的整体营收、净利润以及单车收益均成上涨态势,尤其是近两年,增幅在30%以上,盈利能力提升较快。

吉利汽车近年来的成长速度着实令人惊叹,而这种成长背后又是什么,是运气还是实力?

二、成长的背后之产业篇

1、产品布局:从轿车到SUV,把握紧凑型市场

从整体产品布局来看,2014年之前,吉利三大子品牌主打小型和紧凑型轿车,2014年吉利品牌战略大调整,当年仅推出了一款中型SUV以及新款帝豪(原帝豪EC7)。而自2015年开始,吉利汽车开启了精品3.0战略,每年至少推出一款精品车型,同时开始紧密布局紧凑型SUV市场,2016年一口气推出三款紧凑型SUV,且月销量均已过万。2017年吉利规划了四款新车,MPV、中型SUV、掀背轿车(级别不详)、还有L品牌的代号CX11的紧凑型SUV,此外2017年吉利还将推出帝豪Mini的换代车型,而博越、博越、新帝豪以及金刚也将推出各自的改款车型。2017年注定又是一个产品大年。

和长城、长安、奇瑞等主流自主车企相比,吉利在SUV市场上属于后进入者,但是吉利在多年轿车制造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从紧凑型SUV这个最大的细分市场切入,并且一口气推出了三款定位不同的紧凑型SUV,吉利的产品策略契合了市场热点,并且抓住了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购车需求,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迅速在这一细分市场站稳脚跟,为吉利销量的提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从2017年的新车规划看,吉利的重点围绕填补空白市场,让自己的产品线更加完善。


2、研发平台:全力打造平台化正向研发模式

众所周知,自主品牌造车一开始都是从逆向模仿起家,吉利也不例外。豪情和美日是在夏 利的底盘基础上制造,优利欧则有模仿奔驰之嫌,美人豹造型酷似丰 田早期推出的一款跑车——supra,自由舰虽说是与韩国大宇公司合作正向开发的,但是前脸和尾部的整体造型还是有抄袭之嫌。

而吉利真正正向研发则要从2014年吉利打造的B级车平台KC平台开始算起,博 瑞就是该平台的成功的产物,除轿车外,该平台未来还会生产SUV车型——KX11。继KC平台之后,吉利又相继打造了NL、FE和PV平台。NL平台主要生产SUV车型,博越以及远 景SUV都是基于该平台打造,未来还会有一款大型SUV——NL5,但上市日期应该不会早于2018年;FE平台是紧凑型模块化生产平台,可生产轿车、SUV及新能源车型,目前生产帝豪系列的帝豪 GS和GL两款,未来帝豪改款也主要在该平台下进行; PV平台和AMA平台目前尚未投产,其中PV平台将生产MPV车型,预计2018年会推出两款新车,AMA平台专攻新能源汽车。

除此之外,吉利还联合沃 尔沃共同研发了定位更为高端的模块化平台CMA、DMA以及BMA,其中CMA平台可以产出A级、A 级轿车、SUV等产品,沃 尔沃40系列以及吉利新推出的LYNK&CO品牌都将采用该平台。DMA平台是吉利专属的高端车型平台,定位高于CMA平台,可生产B级轿车、SUV产品。BMA主攻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

平台化的生产方式使得吉利大大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缩短开发时间,更加契合目前新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的节奏。从吉利现有的平台规划格局看,未来吉利的产品将全面覆盖各细分市场,并且发展重点将向高端车以及新能源汽车转移。


3、产能规划:快速扩充产能,解决销量瓶颈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到了关键的冲刺阶段。”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近期的公开发言中说道。按照规划,吉利汽车将在2020年冲击20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是“坚定不移的”。李书福对于三年后达成这一销量目标充满了自信,而眼下急切需要解决的就是产能问题。


笔者搜集了吉利汽车年报以及网上发布的信息,目前吉利主要生产基地的年产能在97万,而根据2016年各车型销量看,其年销量大约在110万(新车型按月销量估算出年销量),再加上去年下半年上市的新车销量会在2017年继续冲高,其产能的缺口将会进一步加大。
从各基地的产能利用率来看,目前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的现象同时存在。去年宝鸡工厂的投产顺利解决了博越的难题,但是新帝豪、新远景以及去年下半年上市的远 景SUV、帝 豪GS、帝豪GL也在面临着同样的产能不足问题。与此同时,路桥基地和济南基地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尤其是济南基地,由于帝豪EC8销量不高,该基地产能严重过剩。笔者认为未来吉利可以考虑重新规划,将这两大基地的剩余产能利用起来,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他车型产能不足的问题。


为了彻底摆脱产能不足的掣肘,也为了200万销量目标的提前规划,吉利多年来一直在部署扩充产能。目前,吉利已确定在2020年前建成产能约152万辆乘用车(包含新能源、SUV、商务车等),157万台发动机(含汽油、燃气发动机)、50万台变速器,以及30万台套油电混动总成、150万千瓦时动力电池。


从规划中可见,新能源和SUV车型是吉利完成200万销量目标的重要一环。此外,各基地的投产时间集中在2017、2018年,这意味着接下来两年吉利汽车产能将实现爆发式增长,笔者隐隐有些担忧,吉利汽车极有可能从产能不足演变成产能过剩。


综上可见,吉利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汽车行业取得瞩目的成绩绝非巧合,而其成功的核心必然是产品本身。每个产品背后都是企业多年积累的结果,从产品规划到研发再到生产,这每一步都凝结了企业无数的心血。但是,有了好的产品并不代表着销量一定会好,营销策略也是企业成功之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下篇中笔者将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来为大家解析吉利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