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远景4S店

综合评分:

时效评分:

  • 主营: 吉利汽车
  • 电话:400-818-1212转3320
  • 执照:
  • 地址:

    拱墅区石祥路295号 查看地图

下载地址到手机

吉利对新远景干了什么让它月销万辆

类别:公司新闻时间:2015-05-26 09:52:28

  去年广州车展,驾仕用“谨慎看好”这个词语来点评吉利重新用新远景切入入门级家轿市场,当时吉利方面给出的目标是2015年实现月销过万。今年一季度新远景累计30357辆,这一数字已经相当于去年远景品牌的累计销量,这基本就可以确认新远景达到了市场预期。

  令驾仕感兴趣的是,作为一款非全新车型,并且远景品牌之前的车型已经销量基本归零,为什么吉利一改就改出个月销万辆?假如我们再回头看看新帝豪的表现,同样是一款中期改款,同样是老款销量已经滑坡,为什么当时吉利也是一改就改出个自主品牌轿车销量冠军?难道吉利掌握了什么鲜为人知的诀窍?

  在吉利解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感受了新远景的变化。

  

  从外观上,新远景实在和之前的全球鹰GC7差别不大,不过是细节上有些调整,比如镀铬进气格栅被换成黑色塑料,少了些稳重老成,也更节约成本。当然,吉利也加入了LED日间行车灯、LED尾灯、新的蓝黑配色的标识、新造型的12幅轮毂等时下流行的配置,成本增加不多,但是让人感觉是“很值价的加码”。

  由于我个人并没有试驾过全球鹰GC7,所以很难说在内饰质感上新远景有多大进步。但如果横向比较的话,这款售价不足7万元的新远景在质感方面的确超出了这一价位的认知。

  

  其实质感认知是一个非常虚化的概念,比如材质的视觉质感、车内的配色,甚至小到仪表盘的精致度或者行车电脑液晶屏的颗粒感,还有整体的做工接缝等等,都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工艺质感”的评价。对于一款6万多元的入门轿车,新远景虽然不能用太出色的材料来构建内饰质感,但是无论在视觉感官、细节处理还是材质配搭上,至少做到了均衡有序,这让我对其质感的评价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分数。

  举个例子,浅灰色硬塑料件通过表面极细的浅纹路模拟出一种有点类似Alcantara材质的错觉,而仪表台上部采用的软材质和双缝线设计也是这个级别不多的,第一时间就让我产生了好感。有意思的是,这个软材质不是我们常说的搪塑材质,而是采用的一种叫阴模吸塑的工艺,相比搪塑材质你会感觉软材质更薄一些,但是基本体验差不多,成本相对低廉一些。还有一些细节的处理,包括车内的镀铬装饰条、亚光的硬塑料面板、蓝光的仪表指针,都很好的满足了这款入门车型的质感要求。

  

  当然,这种软材质只配备于我们所试驾的顶配车型上,其余车款标配的都是硬塑料件,触感可能不会这么出色,但考虑到中配车型的价格也下降到5万元级,完全可以接受。遗憾的是,新远景的新车味道个人表示依然比较“浓郁”,这也是同级车上比较突出的共性。

  整个体验环节的重头戏是着重感受这具吉利自主研发的1.3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实力。从数据上,吉利这具1.3T发动机最大功率98KW/5500转,最大扭矩为185牛?米/2000转~4500转,由于缺乏缸内直喷技术,相比于大众和通用目前投放国内最先进1.4T发动机还是有差距,但是相对于那些三缸机的1.2T还是有些优势。

  

  一键启动点火(是的,新远景竟然可以选配一键启动,吉利说这个是大陆电子做的配套),发动机的静谧性非常不错,震动也基本感受不到。上路后,1.3T的涡轮介入大概在1500转以后,并且介入比较平和,3000转以后你就能感受到充沛的动力输出了,带动新远景这个尺寸的小车轻轻松松。需要注意的是换挡时机,如果换挡后转速掉到1500转以下你马上需要深踩油门,否则你会明显感受到动力匮乏,毕竟本身则只有1.3L排量,涡轮没有启动还是显得非常吃力。高速巡航状态下,由于新远景有6MT的帮助,120km/h的巡航时速其转速只有2200转,这保证了长途油耗的燃油经济性,从黄山市到杭州的300公里路程、车载四人的情况下跑下来大概在6L/百公里。

  行车质素方面,新远景大多数精力放在了处理车内静音上,整体效果非常不错,低速状态下基本不会有太多干扰,上了高速则会明显很多。底盘调教偏硬,减震处理得比较简单粗暴。尽管你有时会小心的通过颠簸路面,但是坐在后排的乘客依旧不会太舒服,如果稍快点估计就会被弹起来。至于配置,我们可以从吉利给出的配置表中找到答案,非常丰富,但稍微有点意思是G-Link手机交互系统,能够无线映射安卓手机或者iPhone的控制界面,这可以为你节约一些安装导航的钱。

  

  总结下来,驾仕的感受是,吉利懂得了在有限成本下打造了一款合乎消费者需求的车型,在质感、动力和配置等关键点上并没有短板,同时又在价格上保持了一个合理的优势。

  但是以上这些就是新远景成功的关键吗?显然不是的,否则的话,一直主打性价比的自主品牌车型早就成功占领市场了,而不是如今这样苦苦挣扎在10万元以下。

  实际上,吉利自己也坦承,两三年吉利全球鹰GC7的时候,它的品质内在的配置非常好,可就是感觉缺点什么,一直推不动。吉利表示,在做新远景,也就是GC7改款的时候,他们就一再思考这个问题:几乎每天都在思考消费者的想法,同时也在研究趋势。吉利最后呈现出新远景的时候,有了两个比较明确的指向:一个是贴近消费者,另一个注入内涵。

  “在这个人生的段位当中,我们给他恰到好处的给予,让他付出也是恰到好处的付出。”吉利A级车平台产品总监宋军这样描述新远景的消费群体。在驾仕看来,这句话应该是解读新远景的关键题眼,这种过去被称为“不过不失”的策略,在现在看来绝非那么简单,可是哪一部分不过、哪一部分不失,这些才是真正关键所在。

  以前自主品牌造车,简单粗暴地把性价比理解为高配置、低价格,但是配置的堆叠意味着可能超出成本,所以总有地方会被减掉。被减掉的地方有可能就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比如制造工艺、设计质感等等,增加的配置也可能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噱头,并不一定真正实用。

  所以,要怎么加、怎么减,都必须深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后才能做决策,而且这个加减你还要考虑到未来的趋势和动态,这也就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最大的差距。

  回到新远景这款车。我们其实可以看到,5万元到6万元这个价格水平线,新远景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合资品牌有赛欧3,自主品牌有艾瑞泽3、悦翔V7,这时候就需要新远景给出一个平衡方案。可以看到的是,新远景给出的“平衡”就是强化质感、配置上满足最主要的需求——比如安全配置、舒适配置的均衡化,这样来保证价格不会过高。而对于魅力配置,新远景给出更高价格的选择,带来更好的动力和科技配置。当然,6.69万元的顶配和5.79万元的次顶配差距被拉大到9000元,这并不多见。

  新远景GC7做一个对比,我们更能清楚地看到吉利是如何做减法的。新远景5.39万元到6.69万元的价格区间比当初GC7的6.69万元到8.99万元下调了1万元,更关键的是砍掉了自动挡车型,整体价格区间更是下降了2万元。此外,吉利在设定中期改款之初就将动力总成设定为要进入节能补贴目录,所以把之前GC7的1.8L更换为1.5L和1.3T以后也进一步符合了市场需求,让消费者节约更多资金。同时吉利加的是配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标配,而是给出更多的选装配置,比如中国消费者在意的天窗、车载系统,甚至是一键启动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满足小部分消费者的高配置要求,而不拉升整体的价格区间。

  

  另一方面,驾仕认为,平衡也是动态的,车企需要对趋势进行把控和研判。

  为什么全球鹰GC7新远景在市场终端会遇到截然不同的情况?这是因为经过这两年中国车市的发展,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接受程度更高。一位吉利的经销商销售人员告诉驾仕:“前几年卖帝豪,我们需要把帝豪的各项配置和卖点都要给消费者说一遍,结果消费者转身去买桑塔纳。但是现在不会了,我们的成交效率很高,消费者来看车基本也知道要什么,主要是来体验实车,谈好价格就买了,非常快。”

  对此,宋军也表示了赞同,他认为消费升级并不一定是价格的提升,同时也包括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消费决策。这使得同样的产品力,在不同的时候,新远景产生了比GC7更高的认知度。在吉利内部看来,愿意花5万元购车的消费者他们对自己的需求也非常理性,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够买到什么样的车,而吉利要做的事情是把他们这群人的需求真正抓住。

  “对未来产品造型趋势的判断、中国主流消费者审美迁移的判断,以及对主流技术一些定义的判断,甚至价格趋势变化的控制是每一个车企都应该重视的事。我们聊的不仅仅是吉利,也包括国内合资品牌的产品。”宋军再次强调对消费群体趋势把控的重要性。

  

  除开贴近消费者,吉利这两年还在做的一件事情是给品牌注入内涵。这是一个非常长的话题,吉利相关人士就如何定位“远景”品牌、如何让这个品牌呈现出一个具有延续性的内在的话题与驾仕派聊了很长一段时间。

  吉利特别强调了新远景车型主打的是“幸福”这个感性印象,我们可以在营销端的层面看到吉利在反复给消费者灌输这一概念。但同时吉利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这个级别的市场大家都在谈“幸福”,那么吉利就要把这个“幸福”和别人家的定位区分开,因而吉利又给远景品牌定下了“进取、关爱、实现”三个关键词,圈定的目标客户在80后这个逐渐成家立业的人群。